【轉載】衛生福利部資訊處次世代醫療平台計畫
一、精準醫療與智慧醫療的基礎在於統一的醫院資訊系統(HIS,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唯有各家醫學中心的資料串聯,才能形成國家級高品質的醫學大數據,供生技和AI的研發使用。目前台灣各家醫院的電子病歷系統各自開發,導致資料格式不一致,無法滿足智慧醫療發展的需求。為解決此問題,並奠定國家長遠發展的基礎,本計畫擬提出一綜合性次世代數位醫療平台策略,使台灣HIS能夠對接國際標準,實現三大目標:資料統一、規則統一與應用程式統一。
二、為實現三大統一目標,具體工作如下:
(一) 導入國際醫學資料標準FHIR,統一台灣電子病歷資料記錄格式。
(二) 利用CQL(Clinical Quality Language)建立規則圖書館(Rule Library),統一健保申報和醫療品質規則,提升醫療品質和行政效率。
(三) 導入國際SMART on FHIR應用程式標準,該標準提供HIS和行動醫療應用程式發展的標準,能夠統一智慧醫療應用程式,創建市集,促進智慧醫療生態系發展。
三、本計畫原範圍以更新部立醫院資訊系統為目標,並以四家部立醫院為試點。為加速達成上述國家數位醫療整體宏觀目標,本計畫擬調整方向,擴大至全國醫院,並針對三級醫療院所採取差異化策略推動執行。
(一) 醫學中心:醫學中心已經擁有完整的HIS系統,因此互通策略在於使用資料中台進行資料轉譯和交換,而非全面更新HIS系統。計畫將開發工具,首先將醫學中心的電子病歷內容依據LOINC、SNOMED CT、與RxNorm三大資料標準進行轉換,隨後將轉換後的資料上傳至FHIR資料伺服器,並在國家電子病歷數據中台進行交換。交換內容以TWCDI(Taiwan Core Data Element for Interoperability)為核心,達成互通之目標。
(二) 區域/地區醫院:此層級醫院HIS系統較為老舊,因此擬推動逐步全面翻新。台灣中小型醫療資訊廠商無法獨立開發符合國際標準的次世代電子病歷系統,因此計畫運用類似Android的資訊架構,由資訊處領導工研院和協力廠商共同開發台灣HIS共用數位底盤PAUL(Platform Advancing Unified Healthcare)。此數位底盤將協助台灣中小型資訊廠商將原有系統升級為次世代電子病歷系統,並且保留各醫院系統客製化開發的彈性。
(三) 衛生所:衛生所同樣面臨系統老舊、功能疊床架屋、無法互通及資安漏洞等問題。衛生所肩負眾多慢性病管理與感染性疾病通報管控等公衛任務,新一代系統必須滿足公衛任務的數位化、自動化需求,並且能與中央或醫學中心的資料進行串接。資訊處將領導工研院和協力廠商,開發統一台灣衛生所電子病歷系統平台的公版,徹底解決衛生所數位落差的現況。
四、鑒於過去推動HIS統一時應用情境不明,導致計畫推動緩慢且醫院配合意願不高,本計畫將在統一平台上推動五大願景,驅動醫院系統更新。
五大願景為:
-
建立醫療人工智慧生態系
-
推動醫院品質管理數位化
-
發展智慧化臨床試驗平台
-
成立真實世界電子病歷資料庫
-
實現個人化數位健康管理
五、五大願景的具體工作如下:
(一) 建立醫療人工智慧生態系:將成立三大類型AI中心,包括負責任AI執行中心(10家)、AI取證驗證中心(5家)、AI影響性研究中心(4家)。本計畫已於7月23日公告並舉辦全國性教育訓練,8月1日截止收件,各層級醫院熱烈響應,共有30家醫院提交48案,預計9月公布審查結果。
(二) 推動醫院品質管理數位化:過去醫院評鑑中的醫療品質指標各家醫院使用的資料未進行標準化。基於FHIR,本計畫將推動建立TWQI(TW Quality Improvement)Core,統一台灣醫療品質資料格式,並推廣使用CQL(Clinical Quality Language)技術將相關品質指標定義內建於HIS中,從而自動生成品質指標報告,促成全台醫學中心醫療品質指標標準化並實現互通。此外,使用CDS(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hook技術,引導臨床使用實證決策,改善醫療品質。
(三) 發展智慧化臨床試驗平台:發展以FHIR資料為基礎的臨床試驗平台,可以跨系統搜尋符合臨床試驗要求的病患,並自動生成病人資料收集表(CRF, case report form)。引入GenAI技術,自動萃取資料,並利用Digital Twin技術,建構模擬臨床試驗資料。
(四) 成立真實世界電子病歷資料庫:利用TW Core為核心,建立多中心真實世界資料庫。TW Core內容主要以臨床服務為主,對於醫學研究尚有不足。本計畫將擴展為TW Core Plus,整合目前台灣的生物資料庫、健康數據大平台,建構國家級醫療資料研究資料庫,形成類似美國All of Us的國家級資料庫架構,有助於未來建立台灣類似生醫超級資料庫。
(五) 實現個人化數位健康管理:引入FHIR格式,建立居家醫療與個人健康管理的國家統一資料標準,促進平台生態系的發展。
盱衡國際發展現況,除了美國之外,其他主要工業國尚未有如此宏觀與具體的數位健康基礎工程(Digital Health Infrastructure)計畫,本計畫如能順利推動完成,將躋台灣於國際數位健康(Digital Health)發展領先之林。
文章來源:衛福部Blog https://blog.mohw.gov.tw/459/